这个春节,宝岛年味浓******
兔年到来,
宝岛台湾也迎来了
放宽口罩禁令后的首个春节,
不少民众返乡、出游;
旅游热门目的地旅馆、民宿订房火爆;
文博机构、宫观庙宇推出新春祈福活动;
灯会、花灯活动陆续开幕
……
快和小新一起感受
岛内红火的年节气氛吧!
过年就要吃吃喝喝
腊月十六,尾牙
闽台地区的民间传统节日
源于拜祭土地公的仪式
是春节庆祝活动的“先声”
公司常在这天宴请员工

围炉,即吃年夜饭
除夕夜 一家人团圆
围坐在放有火锅的桌边聚餐
互相分享去年的经历
暖胃更暖心

台湾年夜饭的菜品也讲究好寓意
鸡——富贵吉祥
鱼——年年有余
年糕——步步高升
乌鱼子——多子多福
菜头(白萝卜)——好彩头

茄子、玉米、芭乐......
动物园里的小动物
也在大快朵颐
纷纷开启年夜饭“吃播”

返乡热,旅游旺
2023年春运已启动
在这个团圆的节日
台北桃园机场迎来返乡过年的台胞
从1月19日到30日
累计客流量预估近100万人次

还有不少民众选择旅游过节
位于屏东县的垦丁
凭借海滩海景和水上活动
成为一大热门目的地
饭店和民宿订房几近爆满

传统习俗少不了
置办年货是春节前的一件大事
台北迪化年货大街热闹非凡
花枝丸、牛轧糖、鱿鱼丝应有尽有
人潮涌进 叫卖声四起

走春
即大年初一的出行
许多民众会走进寺庙拜拜
祈求兔年一切顺利
不少寺庙今年也恢复了抢头香

白天赏花
晚上观灯
多肉植物“月兔耳”、“兔子花”仙客来
兔子造型花灯、小提灯
陪伴大家度过一个美丽的春节


新的一年,
盼两岸人员交流尽快恢复正常、
两岸同胞走近走亲!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三个关键词解读外资金融机构缘何看好中国经济****** 强信心·开新局丨上调·增持·看好——三个关键词解读外资金融机构缘何看好中国经济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题:上调·增持·看好——三个关键词解读外资金融机构缘何看好中国经济 新华社记者 持续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大量增持中国境内股票债券、看好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在诸多外资金融机构眼中,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复杂挑战,中国经济是为数不多提振全球预期的积极因素,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推动力”。 关键词一:“上调”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大幅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 不只是IMF,大型国际金融机构也纷纷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摩根士丹利从5%上调至5.7%,高盛集团从4.5%上调至5.5%,野村证券从4.8%上调至5.3%。摩根大通、瑞银集团、德意志银行等同样都上调了对中国经济的预期。 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是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经济信心最直白的表现。 相比之下,国际金融市场各方对2023年的全球经济前景展望却没有如此乐观:IMF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9%;联合国日前发布的《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测为1.9%。世界银行更是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至1.7%。 “今年中国经济复苏可能是对全球经济衰退风险的主要对冲。”花旗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说。 其实,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三年间,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中国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占当年世界经济比重达到18.5%,两年平均增长5.1%;2022年,中国经济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同比增长3%,快于多数主要经济体。 现在,中国经济再次被寄予厚望。“中国是全球唯一有望在明年(2023年)实现企业利润和GDP体面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对全球经济来说是个好消息。就在美欧经济放缓之际,它提高了世界经济避免衰退的可能性。”国际知名财经刊物《巴伦周刊》于去年12月在其网站上如此写道。 关键词二:“增持” 今年1月,北向资金在沪深交易所累计净买入1412.9亿元人民币,净买入量超过了2022年全年规模。同期,明晟(MSCI)中国指数上涨近12%,连续三个月累计涨幅超过40%。 增持中国有价证券,成为当下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经济前景展望最直接的表达。 在过去三年间,外资金融机构始终高度关注中国市场。2020年,外资总体净增持国内股票和债券超过2000亿美元;2021年末,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上市股票和债券的总市值累计达12984亿美元,较2020年末增长23%。 尽管在2022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导致资金大规模从欧洲、亚洲、南美等地流出,但如今,外资金融机构普遍认为,那些对他们造成巨大压力的因素正在不断减少,这进一步刺激他们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投资。 美国银行将中国股市转入“战术性增持”;摩根士丹利看好中国股市,“建议利用目前的机会逢低买入”;高盛股票策略团队已于近两月连续上调2023年MSCI中国指数盈利增长的预期,由8%最终上调至17%……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22年12月,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分别为73亿美元和84亿美元。2023年1月上半月,外资净买入境内股票债券合计约126亿美元。 关键词三:“看好” 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经济,不只是因为中国经济的恢复性增长,更是因为中国经济展现出的韧性与实力,以及未来蕴含的潜力。 看好中国经济在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中国正在从追求高速增长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品质。”高盛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温泽恩去年12月表示,“高盛始终是中国市场的重仓投资者,未来也会继续重仓投资中国,我们非常看好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 看好中国经济还在于中国持续扩大金融开放。“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特别是在更高水平基础上持续推动金融开放,这为外资金融机构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渣打银行(中国)总裁、行长兼副董事长张晓蕾介绍,特别是过去三年,渣打中国依托中国的发展和开放机遇,业绩实现持续稳健增长,并在多个业务板块取得突破性增长。 看好中国经济还在于中国经济未来的美好蓝图。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宏观策略主管刘立男提到,中共二十大报告里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未来十年间,中国将继续遵循以创新驱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也仍将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刘立男说。(记者刘开雄、李延霞、吴雨、有之炘) 彩虹多多地图 |